何福礼15岁开始学竹编。他善于用各类竹编技法,生动传神地表现各类题材。其作品涵盖传统竹编器物、现代竹编工艺品、古典竹编装潢、竹编与红木家具结合等。
为解决竹子虫蛀和发霉问题,何福礼在同行业中率先对竹子进行炭化处理,彻底解决了困扰竹编行业几千年的问题。2000年,何福礼主持的“年产50万只竹编炭化包系列”,被列为东阳市重点技改项目。
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前夕,何福礼特制竹编熊猫《和和美美》赠送给希腊政府,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2005年起,何福礼成为首位参与故宫修缮的工艺大师。他六次进宫,完美地完成了倦勤斋和符望阁中濒临失传的竹丝镶嵌等的制作,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,被誉为“天才的艺术家”。2011年4月,何福礼受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首工美术馆之邀,举办了个人作品展,成为该馆推出的国家级“非遗”系列展中的“开门之展”,受到工艺美术界专家高度评价。
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竹编目前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,何福礼将东阳竹编的传承与发展视为紧迫任务,他说:“我热爱竹编,迫切希望能将竹编这门技艺永久传承下去。”